分类:四季养生 / 人群养生 / 两性养生 / 运动养生 / 减肥养生 / 养生问答 / 健康饮食 / 常见疾病 / 健康知识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育儿营养

育儿营养


孕妇晚上喝牛奶好吗 的育儿营养


2022-12-03 10:28:25 育儿营养


牛奶中的脂肪营养价值非常高,其中的脂肪球颗粒很小,所以喝起来口感细腻,极易消化。此外,乳脂肪中还含有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和磷脂,是营养价值很高的脂肪。每100克牛奶中,含有脂肪3.1克、蛋白质2.9克、乳糖4.5克、矿物质0.7克、生理水88克。这些营养在我们的生命中都占有重要位置。

这些孕妇晚上千万别喝牛奶

1.缺铁性贫血患者

食物中的铁需在消化道中转化成亚铁才能被吸收利用。若喝牛奶,体内的亚铁就与牛奶的钙盐、磷盐结合成不溶性化合物,影响铁的吸收利用,不利于贫血患者恢复健康。

2.返流性食道炎患者

研究证实,含有脂肪的牛奶会影响下食道括约肌的收缩,从而增加胃液或肠液的返流,加重食道炎症状。

3.消化道溃疡患者

牛奶虽可缓解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但因其能刺激胃肠粘膜分泌大量胃酸,会使病情加重。

4.乳糖酸缺乏患者

牛奶中乳糖含量较高,但必须在消化道乳糖酸作用下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如果乳糖酸缺乏,食用牛奶后就会引起腹痛、腹泻。

5.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

牛奶中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和胰脂酶的参与,饮用牛奶将加重胆囊和胰腺的负担,进而加重病情。

晚上奶的好处

1、奶具有舒眠,安定神经的作用,晚上睡觉前把牛奶稍微加热一下喝,可以让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觉。

2、晚上喝牛奶除了可以让你睡的,而且还有美容的作用,研究显示,人体细胞的更新产生新世界细胞是在人睡眠中进行的,因人体皮肤细胞分裂的时间很特殊,它只限定在夜间进行,所以临睡前喝牛奶即保证皮肤足够的营养物质,也有利于皮肤的新陈代谢,制造出更多的新细胞,使皮肤显得健美、有光泽、富于弹性,就可以延缓衰老,青春常驻。

3、还有临睡前喝牛奶是最佳的吸收钙质的时间,在人们深睡1小时后,无论儿童或是成人,都会出现生长激素增加。

4、睡前喝牛奶还可以增强身体机能的免疫功,提高身体抵抗力。

晚上喝牛奶过敏怎么办

①改吃其他的代乳品,如羊奶、豆奶、营养米粉等。

②试用脱敏疗法。牛奶先烧开煮透,使其中的蛋白质充分变性,最初每天只喝10毫升,如无不良反应。连喝三天后增加到每天15毫升;如果仍无不良反应,再喝三天后增加到20毫升。奶量不断增加,间隔时间也可逐步缩短。如果症状不再出现,说明脱敏有效,以后便可过渡到正常喂养;如果症状仍然出现,而且越来越重,则不要再勉强进行。

喝牛奶的最佳时间

很多朋友把早晨喝牛奶当作一天开始最重要的事情,牛奶是喝了,但是您知道喝多少牛奶什么牛奶好,什么时候牛奶好吗?其实这些小细节都直接影响到我们喝牛奶的营养吸收质量。怎么喝牛奶才好呢?

什么时候喝牛奶好?

牛奶可作为人们的一种基础食品,可以跟一日三餐搭配食用,一日三餐都可以喝。喝不了那么多怎么办?小编建议大家如果一天喝一瓶以早餐喝为好,一天两瓶以早晚喝为佳,也可根据个人生活习惯在三餐之外的时间喝,但要注意先吃点富含淀粉的食物后再喝,使牛奶在胃中有较长的停留时间,这样有利于营养素的全面吸收和利用。不宜空腹喂奶就是这个道理。早中晚都行,最好饭后饮。

每天喝多少奶好?

牛奶作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喝少了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喝多了难以消化吸收利用,应该根据年龄、工作消耗和经济条件,确定每天的喝奶量。一般来说,成年人一天应喝 400~500毫升,即两瓶(两袋)牛奶,但至少要喝250毫升左右,即一瓶(一袋)牛奶。经济条件许可最好三瓶(三袋)即750毫升左右,但最好不宜超过1000毫升。简单地说是保证一瓶,争取二瓶,最好三瓶,不超四瓶。

喝牛奶拉肚子怎么办?

从少到多慢慢加,改喝酸奶为最佳。有些人对喝牛奶不习惯,身体不适应,喝后常发生腹涨、轻微腹痛和腹泻,这是一种乳糖不耐症,而以亚洲有乳糖不耐症的人群较多。克服的办法:一是可以通过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喝奶量,以诱导乳糖分解酶的产生,慢慢适应;二是可以改喝酸牛奶,因酸牛奶经乳酸菌发酵后大部分乳糖已被分解。可以说,酸奶是更适合东方人饮用的奶制品。

喝酸牛奶好吗?

酸牛奶是普通牛奶经乳酸菌发酵后具有特殊风味的乳制品,可增加部分维生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其营养成分比牛奶更趋完善,更有助于消化吸收。酸牛奶中的活乳酸菌还能促进人体肠道菌群的和谐平衡和有毒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具有一定的防病保健功能。有人称它是肠道的清道夫,也有人形容它酸酸的,甜甜的,初恋般的感觉。但要注意的是,喝前不要加热,不宜与抗生素药物同时服用,不宜给婴儿喂食。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孕妇晚上喝牛奶好吗 的育儿营养,您还可以浏览 四季养生 / 人群养生 / 两性养生 / 运动养生 / 减肥养生 / 养生问答 / 健康饮食 / 常见疾病 / 健康知识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养生堂     陕ICP备2023003674号-14    www.causticweb.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